出人意料的是,新能源汽车只卖出了不到10辆,占比只有2%左右。
国内不少城市销售火爆的新能源车,为何在舟山却“不叫好”?
为此,998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舟山交警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8年,舟山新能源小型车共上牌1035辆;
2019年,受政策退坡影响,新能源小型车上牌量锐减,仅有258辆;
去年舟山新能源大、小型车上牌量加起来才754辆,而舟山机动车总上牌量为1.5万辆,新能源车仅占到其中5%。
受疫情影响,去年一年,北汽新能源元通舟山店销售出50多辆新能源车,今年前两个月才卖了10多辆。
该店总经理彭洪告诉记者,有些车大幅让价促销,但仍鲜有人问津。
彭洪:
一方面是目前舟山还没有实施燃油汽车限号限行,加上今年的补贴政策与去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少了购买诱惑力。
另一方面就是舟山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老城区公共充电站少,有些顾客想在小区安装私人充电桩,但往往会遇到小区物业的阻挠,就会放弃购买。
记者还随机采访了几名现场看车的消费者,他们大多倾向购买传统能源汽车而不是新能源汽车。
市民胡先生:
舟山高端车型比较少,电池续航能力一般,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电池的续航减少,尤其在冬天,还必须时刻关注电量的消耗。舟山是海岛城市,如果开新能源车出远门,会有顾虑,需要提前规划充电桩是否够用,需不需要排队等等问题。
目前舟山已投运新能源充电桩总计1300多台,但充电桩的使用效率并不高。
市民张先生表示,目前最困扰他的是“充电难”。
张先生:
听开新能源车的朋友吐槽过,定海核心区域,只有一个快充站,几乎天天都要排队。
但是数十公里外的北蝉那边的新能源车很少,充电站几乎是没在用的,如果空车放过去充电,路程远,成本高,所以基本不会去充。
还有部分电动汽车专用车位被传统燃油车占领,充电桩相当于就是摆设,又没有相关政策来管理这一现象。
而在舟山普陀一处公共充电站,记者看到充电站设置了20个“电动汽车专用车位”,但其中6个都被传统燃油车占领,导致新能源汽车充电受阻。这让新能源汽车驾驶员徐先生感到很无奈。
徐先生:
不等他开走,我们没法充电,向管理部门反映,得到的答复是打114协商,让占车位的车主自觉开走。
对此,记者咨询了交警和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均表示,目前舟山电动汽车充电站大多设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场地以及小区住宅内,不属于公共区域,建议目前由所在区域的安保人员和站点营运方协同管理。
浙江启明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科技分公司书记范舟永表示,公司正通过在公共充电站的每个车位前安装自动识别新能源车的档杆这一方式,阻止燃油车占位现象。
范永舟:
我们之前在好多站建了地锁,但发现地锁被破坏率比较高,维修成本会比较高。
我们去年年底开始安装自动挡位,可以远程监控,被破坏率相应小一点。
目前有长峙海院北门的充电站,还有定海海院门口的充电站,接下来我们会在燃油车占位现象比较多的地方,来建这个自动识别挡位的。